“宁可错切不可放过”?甲状腺手术的道德困境
“医生,这个结节会不会是癌?要不干脆切了放心!”“虽然恶性概率低,但万一漏诊,对患者是终身遗憾,还是建议手术。” 在甲状腺外科诊室,这样的对话时常上演。一边是患者对 “癌症” 的恐惧,一边是医生对 “漏诊责任” 的担忧,催生了甲状腺诊疗中 “宁可错切不可放过”
“医生,这个结节会不会是癌?要不干脆切了放心!”“虽然恶性概率低,但万一漏诊,对患者是终身遗憾,还是建议手术。” 在甲状腺外科诊室,这样的对话时常上演。一边是患者对 “癌症” 的恐惧,一边是医生对 “漏诊责任” 的担忧,催生了甲状腺诊疗中 “宁可错切不可放过”
声明:本文为原创公益科普,与文中企业、产品无任何利益关联;内容仅供参考,健康问题请线下就医。
在现代医学中,甲状腺良性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,在成人中患病率高达20%~68%。
你✅有❌无: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——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,医生说“先观察”;你也没当回事,结果半年后复查,指标飙升,连脖子都粗了一圈?
可是你知道吗?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“情绪劝告”,背后其实藏着一把健康的利刃。如果你总是压抑情绪、焦虑紧张、憋着生闷气,那你很可能正在悄悄给自己的甲状腺“挖坑”——甲状腺癌,可能正一步步靠近你。
指尖冰凉的张阿姨今年52岁,上周攥着体检报告从医院出来。手心都攥出了汗,看见“甲状腺结节”四个字时,她拽着同事胳膊问:“这是不是癌啊?我平时连感冒都少得,咋就长这东西了?”
小张拿着体检报告,在甲状腺超声报告上写着甲状腺右侧叶结节:TI-RADS 2级 ,定期随访观察变化(半年)。小张一头雾水:这个甲状腺结节到底是个什么病?它的好坏该如何判断?
“甲状腺结节”这名字听起来挺唬人,但实际上特别常见。你想啊,全球成年人里,差不多每两到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体检时会发现它,女性朋友尤其多见,特别是过了中年以后。
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?体检报告上赫然写着“甲状腺结节”或“乳腺结节”,医生语气平静,你却心里一惊:这是肿瘤吗?是癌前病变吗?需不需要手术?
对于甲亢患者来说,饮食管理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环节之一。近期,《中国甲状腺指南》中一项针对甲亢患者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,该研究明确指出:高碘食物摄入超标3 倍,会使患者突眼的风险翻番。这一结论再次为甲亢患者敲响了警钟,提醒大家务必重视高碘食物的摄入控制。
最近好多亲友来问我甲状腺结节相关的问题,看来大家对这个健康隐患都很重视。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甲状腺结节分级以及不同分级的处理方式,满满的干货,建议点赞收藏,以备不时之需!
萝卜不是“催化剂”,但有些日常餐桌上的东西,确实可能在不知不觉中,给结节“添砖加瓦”。如果你也不想让结节出问题,接下来这些内容,要看仔细。
你是不是也以为,身体哪儿不舒服,一定会疼?尤其像癌症这种大病,没点“信号”,怎么可能悄悄来?偏偏,甲状腺癌就是个不走寻常路的“静悄悄杀手”。很多人直到查出癌变,才回忆起早些时候脖子好像有点不对劲,可惜那时已经错过了干预的黄金期。
陈豫, 张萌, 孙玉石, 等 . 医院创新实践驱动的甲状腺慢病管理智能精准化路径探索[J].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, 2025, 19(7): 571-577. DOI: 10.3760/cma.j.cn115624-20250219-00141.
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个“富硒”的事。硒是身体不能缺少的微量元素,它不光是抗氧化的高手,还对免疫功能、甲状腺健康、心血管保护都有帮忙。但问题来了:西红柿到底算不算富硒蔬菜?
甲亢导致的饥饿感与普通饥饿感在生理机制、表现特征及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。这两种饥饿感虽然表面上都是"想吃东西"的冲动,但其背后的原因、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却大不相同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甲亢患者及时识别病情、正确调整饮食至关重要。从生理机制来看,普通饥饿感是人体能
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最近总是提不起精神,明明睡得不少,却越睡越累?皮肤干得起皮、体重莫名上涨、情绪总是低落,甚至连记性都越来越差?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是压力大、睡不好,或者年纪到了身体开始“走下坡路”。
甲状腺作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,承担着调节代谢、促进生长发育、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等多重功能。近年来,随着体检普及和生活方式变化,甲状腺结节、桥本甲状腺炎、甲状腺肿大等甲状腺相关问题的检出率逐年攀升。
“我体检查出有个甲状腺结节,医生说不大,也不需要处理,可我上网查到有人说结节有可能变癌,还是觉得不踏实。到底该不该管?”
拿到甲状腺超声报告,看到TIRADS1类到6类这样的术语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看不懂。其实它就像是甲状腺结节的“风险等级评分表”,帮你判断这个结节到底安不安全。